传说周文王姬昌出游时,在渭水遇到了早就等候多时的姜子牙,此时姜子牙坐在渭水边拿着一只没有钓饵的鱼竿在钓鱼,这就引起了周文王的注意,二人开始闲聊起来,聊起天下局势,聊了许久,二人互相欣赏,于是姜子牙决定全力辅佐姬昌。
于是周文王准备带着姜子牙一起启程回去的时候,姜子牙却说自己坐得太久了,腿脚发麻走不动了,于是就叫周文王来背着他走。左右侍从听了这话都大吃一惊,竟然有如此大胆的人,刚准备要去训斥他,却被周文王拦了下来,而是和蔼地答应了,便走过去将姜子牙背了起来,结果走了没一会儿,周文王就累得汗流不止气喘吁吁了。
于是姜子牙就问周文王:“大王还能再坚持走下去吗?”周文王累得实在走不动了,于是回答道:“老人家,我实在走不动了,你先下来歇会儿。”姜子牙听了后,便下来自己走,还说道:“您背我走800步,我便保你江山800年。”
虽然这只是一个不靠谱的民间传说故事,但是周朝的江山却是存在了800年,其他的朝代却没有存在这么久的,这是为什么呢?
一、政治上:尚未成型的大一统专制集权,商周时期的政体类似于部落联盟,当时还没有形成“大一统专制集权”的概念,加上周天子实行分封制管理天下,他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周天子对诸侯的约束力很弱,所以诸侯和周天子之间的矛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克制在一定范围内;
在周朝建立之前,周文王还只是受天子约束的一方诸侯。当时的朝代还是殷商,而商在建立王朝之前他的政体还类似于部落联盟,还会频繁迁徙,后来在建立王朝之后,才选择在中原地区建立起了稳固的政权。而商朝当时的政治体制是宗法制。就是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会通过占卜来进行决策,处理朝政。
再后来,因为商纣王帝辛的暴虐无道,民怨四起,周武王姬发开始起兵反商,这一起兵,得到了各地许多部落的支持,于是周武王的军队和商纣王的军队在牧野一战,周击败商纣王的军队,占领了商朝首都朝歌,商朝灭亡同时也宣告周朝的崛起。
新崛起的周朝,又以他崭新的政治风格来实行统治。周武王姬发又灭掉周围许多的小国家,并且强迫这些小的邦国接受周朝的分封制。在周王朝的统治之下,还是有不少的旧国,也就是那些小的番邦国家,他们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地位不变,却不敢与周朝抗衡,在周朝的分封制下,像是依附于周朝存在。
为了加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土地继承和权力财产之间的矛盾,周朝又推出了宗法制。宗法制是西周的典型特征,就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周天子以嫡长子来继承统治者的位置,而其他的那些子女就分封到各地为诸侯,诸侯的义务就是要服从周天子的调遣,诸侯国内,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也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一大突出特点。宗法制的实行,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享有特殊的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结构,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相当落后,在铁制农具普及之前,诸侯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像后世的朝代那样,发动全面的统一战争;
在古代的中国,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是中国古代经济上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长时间以来,中国古代的社会和生活都是依靠农耕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但是那些从事生产劳作的农民们却承担着赋役和租税的沉重压力。
在漫长的时间里,那些土地大部分归官僚地主所有,农民们所占有的土地少之又少。在商周时代,实行的是井田制,那些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的,实际上却还是归国王所有。在中国的传统阶级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相对的,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通过租赁的方式租给农民,从而剥削农民的劳动成果。
不仅如此,国家也会征收赋税来为政权的统治提供物质保障,并且这还是强制性的,而沉重的赋税又会导致一些农民破产失去土地,这样就会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持续遭到破坏,进一步还会引发社会的动乱,这也是生产力水平落后的一点原因。
还有一点就是,农业技术和工具的落后也是导致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原因之一。中国农业经历了从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到汉代牛耕普及全国,历经了多少个朝代。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提高,在那些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但是,并没有普及下去。这时候的诸侯们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能够像后世的朝代那样,发动起全面统一的战争。
三、军事上:分封制度下,诸侯并起,他们在缺乏兼并他国的实力时,会相互制衡,借助周天子的影响力来平衡局势,而在后世的朝代里,很少有军阀会在乎末代君王,因而维持长期平衡的条件自然也不具备了。
周王朝建立之后,推行的是分封制。而这个分封制又是按照诸侯与周朝王室关系远近而进行分封的。所以,分封制的推行还是要以宗法制为基础。例如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居最东。
周武王将他的这些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让这些人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而这些诸侯们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而诸侯要尽的义务就是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前前后后算下来,周朝分封了有七十一个诸侯国,姬姓诸侯有五十三个。
分封制推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周王室的持续统治,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以维护政权的稳定。在分封制这一制度之下,那些诸侯国家和周王室有着密切的联系,毕竟分封出去的大多都是亲族之人,就算不是也与周王室有着一系列的利益关系。可以说是给了诸侯们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分封制下,诸侯并起,虽说他们都各自拥有自己的封地,有着自己的军队,与天子无异,然而分封出去的诸侯展示还没有兼并他国的实力,而各路诸侯也都是互相制衡,借助周天子的影响力来平衡局势。西周的分封制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稳定了政治持续,也延续了周王朝几百年的国运。
为什么只有周朝有800年江山,而其他朝代不行?
2021-09-30 10:22
传说周文王姬昌出游时,在渭水遇到了早就等候多时的姜子牙,此时姜子牙坐在渭水边拿着一只没有钓饵的鱼竿在钓鱼,这就引起了周文王的注意,二人开始闲聊起来,聊起天下局势,聊了许久,二人互相欣赏,于是姜子牙决定全力辅佐姬昌。
于是周文王准备带着姜子牙一起启程回去的时候,姜子牙却说自己坐得太久了,腿脚发麻走不动了,于是就叫周文王来背着他走。左右侍从听了这话都大吃一惊,竟然有如此大胆的人,刚准备要去训斥他,却被周文王拦了下来,而是和蔼地答应了,便走过去将姜子牙背了起来,结果走了没一会儿,周文王就累得汗流不止气喘吁吁了。
于是姜子牙就问周文王:“大王还能再坚持走下去吗?”周文王累得实在走不动了,于是回答道:“老人家,我实在走不动了,你先下来歇会儿。”姜子牙听了后,便下来自己走,还说道:“您背我走800步,我便保你江山800年。”
虽然这只是一个不靠谱的民间传说故事,但是周朝的江山却是存在了800年,其他的朝代却没有存在这么久的,这是为什么呢?
一、政治上:尚未成型的大一统专制集权,商周时期的政体类似于部落联盟,当时还没有形成“大一统专制集权”的概念,加上周天子实行分封制管理天下,他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周天子对诸侯的约束力很弱,所以诸侯和周天子之间的矛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克制在一定范围内;
在周朝建立之前,周文王还只是受天子约束的一方诸侯。当时的朝代还是殷商,而商在建立王朝之前他的政体还类似于部落联盟,还会频繁迁徙,后来在建立王朝之后,才选择在中原地区建立起了稳固的政权。而商朝当时的政治体制是宗法制。就是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会通过占卜来进行决策,处理朝政。
再后来,因为商纣王帝辛的暴虐无道,民怨四起,周武王姬发开始起兵反商,这一起兵,得到了各地许多部落的支持,于是周武王的军队和商纣王的军队在牧野一战,周击败商纣王的军队,占领了商朝首都朝歌,商朝灭亡同时也宣告周朝的崛起。
新崛起的周朝,又以他崭新的政治风格来实行统治。周武王姬发又灭掉周围许多的小国家,并且强迫这些小的邦国接受周朝的分封制。在周王朝的统治之下,还是有不少的旧国,也就是那些小的番邦国家,他们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地位不变,却不敢与周朝抗衡,在周朝的分封制下,像是依附于周朝存在。
为了加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土地继承和权力财产之间的矛盾,周朝又推出了宗法制。宗法制是西周的典型特征,就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周天子以嫡长子来继承统治者的位置,而其他的那些子女就分封到各地为诸侯,诸侯的义务就是要服从周天子的调遣,诸侯国内,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也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一大突出特点。宗法制的实行,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享有特殊的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结构,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相当落后,在铁制农具普及之前,诸侯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像后世的朝代那样,发动全面的统一战争;
在古代的中国,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是中国古代经济上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长时间以来,中国古代的社会和生活都是依靠农耕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但是那些从事生产劳作的农民们却承担着赋役和租税的沉重压力。
在漫长的时间里,那些土地大部分归官僚地主所有,农民们所占有的土地少之又少。在商周时代,实行的是井田制,那些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的,实际上却还是归国王所有。在中国的传统阶级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相对的,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通过租赁的方式租给农民,从而剥削农民的劳动成果。
不仅如此,国家也会征收赋税来为政权的统治提供物质保障,并且这还是强制性的,而沉重的赋税又会导致一些农民破产失去土地,这样就会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持续遭到破坏,进一步还会引发社会的动乱,这也是生产力水平落后的一点原因。
还有一点就是,农业技术和工具的落后也是导致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原因之一。中国农业经历了从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到汉代牛耕普及全国,历经了多少个朝代。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提高,在那些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但是,并没有普及下去。这时候的诸侯们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能够像后世的朝代那样,发动起全面统一的战争。
三、军事上:分封制度下,诸侯并起,他们在缺乏兼并他国的实力时,会相互制衡,借助周天子的影响力来平衡局势,而在后世的朝代里,很少有军阀会在乎末代君王,因而维持长期平衡的条件自然也不具备了。
周王朝建立之后,推行的是分封制。而这个分封制又是按照诸侯与周朝王室关系远近而进行分封的。所以,分封制的推行还是要以宗法制为基础。例如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居最东。
周武王将他的这些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让这些人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而这些诸侯们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而诸侯要尽的义务就是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前前后后算下来,周朝分封了有七十一个诸侯国,姬姓诸侯有五十三个。
分封制推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周王室的持续统治,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以维护政权的稳定。在分封制这一制度之下,那些诸侯国家和周王室有着密切的联系,毕竟分封出去的大多都是亲族之人,就算不是也与周王室有着一系列的利益关系。可以说是给了诸侯们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分封制下,诸侯并起,虽说他们都各自拥有自己的封地,有着自己的军队,与天子无异,然而分封出去的诸侯展示还没有兼并他国的实力,而各路诸侯也都是互相制衡,借助周天子的影响力来平衡局势。西周的分封制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稳定了政治持续,也延续了周王朝几百年的国运。